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政治心理學
Political Psychology 
開課學期
112-1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政治學系  
授課教師
石之瑜 
課號
PS3109 
課程識別碼
302 20900 
班次
 
學分
2.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三6,7(13:20~15:10) 
上課地點
社科202 
備註
與郭銘傑合授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120人
外系人數限制:2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政治心理學包含四個面向。首先是從心理性格來討論政治心理學,統攝於精神分析中、相關內容包括:人格分析、受迫害偏執、退化 、自恨 、投射與傳染、精神治療、前置情感、記憶與設想。其次是從微觀角度來介紹政治心理學,統攝於認知(與其衍生出的媒體)心理學中,相關內容包括:學習理論、政治態度、政治情感、政治傳播、民意調查、認同政治、選舉行為、民族主義。第三是從宏觀角度來探討政治心理學,統攝於社會心理學中、相關內容包括:社會影響、群際關係、政治社會化、外交決策、組織行為、決策理論、政治文化。第四則是從生理體質來切入政治心理學,統攝於神經科學中、相關內容包括:腦神經分析、基因、性別、病症、生理構造。這些不同的理論途徑可以被用於解釋個人政治態度、群體間關係,乃至於民主治理的挑戰。在有限的十六週授課時間內,本課程主要聚焦於學習不同研究途徑,並應用它們來分析與理解當前台灣與世界政治的主要議題,特別是國族認同爭議、對外關係型態、民主衰退根源。 

課程目標
本課程目標有二:首先是引導學生跳脫經濟理性的思維定式,以多元的研究方法來對臺灣、中國大陸乃至世界中各種政治現象進行深層解釋;特別對精神分析、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等研究途徑在政治與政策分析應用;其次是引導學生透過政治心理學的知識來認識自己並反思群我關係。 
課程要求
本課程要求包括:填寫課前與課後問卷(5%);出席每週無課間休息的課堂講授(15%);兩次期中作業,分別為影片角色的精神分析(20%)與個人國族認同形成歷程反思(20%);一次與授課教師討論主題的小組期末(7500字)專題及其(15分鐘)口頭報告(40%)。此外,學期成績參採兩項加分:第一,每次課堂講授後可根據講授與閱讀內容自由參加提問討論,每次上課參加者記名加學期總成績0.5分,且無上限;不參加提問討論者,可於講課結束後提前下課;第二,完成繳交小組期末專題與口頭報告當日,每位同學可自由繳交對同組組員與個人完成報告過程中的政治心理分析加分作業,篇幅以1000字至1500字為度。每篇加分作業可加1至5分。各項作業─包括加分作業、期末書面報告及其口頭報告簡報檔─一律上傳NTU Cool。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指定閱讀
 Robert Jervis. 2017. How Statemen Think: The Psycholog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Marta L. Cottam, Elena Mastors, Thomas Preston, and Beth Dietz. 2016.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Psychology. 3rd E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 John J. Jost and Jim Sidanius. 2004. Political Psychology: Key Readings.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Books, Inc.: Psychology Press.
 Rose McDermott. 2004. Political Psycholog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 James Glass. 1995. Psychosis and Power: Threats to Democracy in the Self and the Group.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石之瑜,1999。《政治心理學》,台北:五南。
 尹繼武、劉訓練,2011。《政治心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參考書目
 石之瑜,1995。《近代中國對外關係新論:政治文化與心理分析》,台北:五南。
 石之瑜,2001。《政治學的知識脈絡》,台北:五南。
 石之瑜,2001。《當代政治學的新範疇:文化、性別、民族》,台北:翰蘆。
 石之瑜主編,2007。《政治文化研究的現狀與開展》,台北:翰蘆。
 胡佛,1998。《政治文化與政治生活》,台北:三民。
 胡佛,1998。《政治參與與選舉行為》,台北:三民。
 胡佛,1998。《政治變遷與民主化》,台北:三民。
 Lu, Jie, and Yun-Hun Chu. 2022. Understandings of Democracy: Origins and Consequences Beyond Western Democrac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Yun-Hun Chu. 2008. How East Asians View Democrac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填寫課前與課後問卷 
5% 
第一次(2.5%)與最後一次(2.5%)上課填寫。 
2. 
出席每週課堂講授 
15% 
每週課堂講授點名,無課間休息。講課缺席兩次起,每次扣 1 分,直到 0 分為止。每次課堂講授後提問討論自由參加,參與提問討後者,每次上課記名加學期總成績 0.5分,且無上限;不參加提問討論者,可於講課結束後提前下課。 
3. 
期中作業 
40% 
共兩次,分別為影片角色精神分析(20%)與個人國族認同形成歷程反思(20%) 
4. 
期末小組專題書面與口頭報告 
40% 
共一次,但須與授課教師討論主題,小組期末(7500字)專題書面作業及其(12分鐘)口頭報告合併整體計算。此外,完成繳交小組期末專題與口頭報告當日,每位同學可自由繳交對同組組員與個人完成報告過程中的政治心理分析加分作業,篇幅以1000字至1500字為度。每篇加分作業可加1至5分。分作業、期末書面報告及其口頭報告簡報檔一律上傳NTU Cool。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上課形式
作業繳交方式
考試形式
其他
由師生雙方議定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6  課程介紹
石之瑜教授、郭銘傑副教授
*填寫課前問卷(2.5%) 
第2週
9/13   精神分析與權力
石之瑜教授 
第3週
9/20   迫害妄想及其傳染
石之瑜教授 
第4週
9/27  治療與社會建構
石之瑜教授 
第5週
10/4  影片欣賞 A Beautiful Mind
石之瑜教授
*撰寫影片角色精神分析作業 
第6週
10/11  影片討論會
石之瑜教授 
第7週
10/18  人格與政治
郭銘傑副教授 
第8週
10/25  認知
郭銘傑副教授 
第9週
11/1  社會認同
郭銘傑副教授 
第10週
11/8  情感
郭銘傑副教授 
第11週
11/15  台大校慶,停課乙次。 
第12週
11/22  態度
郭銘傑副教授
*撰寫個人國族認同形成歷程反思作業 
第13週
11/29  國族認同討論會
郭銘傑副教授 
第14週
12/6  特殊主題
郭銘傑副教授 
第15週
12/13  期末口頭報告發表會
石之瑜教授、郭銘傑副教授
*填寫課後問卷(2.5%) 
第16週
12/20  *課前繳交期末書面報告